「在二十世紀的晚期,一種新的支配性空間概念已被啟發,它是一種經驗與再現同時並存的『非空間』(nonspace)及一種『他方』(elsewhere)存納著我們的日常生活(everyday)」
--Margret Morse,An Ontology of Everyday Distraction:the Freeway,the Mall and Television,1990(註一)
Margret Morse在1990年一篇名為《日常分神之本體論:高速公路,購物中心,及電視》(An Ontology of Everyday Distraction:the Freeway,the Mall and Television)的短文內檢驗了一種新的「空間」模式,一種經驗與再現同時並存,解構現實(derealized)的『非空間』。Morse的觀點主要來自於現代社會裏,大眾媒體對於空間的介入幾乎吞噬了原有空間的「場所性」,並且,也同時重新定義了私密性空間與公共性空間的混雜事實。
文中, Morse更以「電視」取代了Walter Benjamin的「電影」虛構模型(註二)。誠如Benjamin的觀點:電影的發明,可謂改變了現代人的感官收受模式,而電視的發明則更直接地瓦解了影像的本質事實,亦即電子影像之所以不同於傳統電影乃在於其影像傳播及儲存之形式是藉由非形體化之數位訊號而非真實際形體的電影膠卷,至此,影像的非形態化理論已大致確立,而同時,影像背後的「虛擬空間」似乎也已呼之欲出了。基本上,電視所體現的「虛擬空間」,仍是一種單向度的構通界面,觀者在一組預設的惰節結構中進行感知領受之心靈活動,融入螢光幕與實際室內空間所營造的混雜氛圍裏,亦即其中所驗證的正是「現代性」(Modernity)理論裏所確立的公共性/私密性屬性之間的重新交互辯證事實。
顯然,隨著大眾媒體的被帶入室內空間,其產現的虛幻情境同時也瓦解了存在於之間的實體隔牆。從Walter Benjamin的電影、Margret Morse的電視,直至今天,一個寬頻網路家庭,或甚至是許多個人電子通訊設備,如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PDA等等,這存於公共性/私密性之間的虛幻情境是否依然存在呢?或是因此而更加虛幻呢?事實上,電影與電視都僅僅只是單向度的傳播工具,所形塑的感知/領受(perception/reception)情境也是單向度的,然而,一部連網的電腦螢幕卻有著全然不同的環境模式發生,透過網路,觀者不僅可以自置於影像所形塑的虛擬空間,同時還可以更積極地創造完全自製的虛擬空間,將個人的主體完全曝露於混雜的「陰陽魔界」(Twilight Zone)之中,這種經驗就像是多人連線的「雷神之鎚」(Quake)遊戲(註三)(圖1),一旦上線,便將無法預期即將發生的故事情境,而更重要的是,隨著遊戲時間的持續進行,上線人數的變動,故事的情境也隨時地改變,而在每單一秒計單位,在數以萬計的連線螢幕上呈現出全然不同的虛幻情境,而引領出一種雙向的感知/領受情境,一種暱名式的虛擬溝通模式。
圖1:「雷神之鎚」(Quake)遊戲畫面,取自於ID Software的Quake遊戲。
因此,網路可說是提供了一處更真實地,關於公共性/私密性之間交互辯證的虛擬空間想像,例如網路上的聊天室(圖2),一處建立於每個參與其中的人想像之上的公共場所,有的長得像巷口的社區活動中心、有的像古羅馬集會堂,有的像華爾街股市,甚至有的像是星艦迷航記的企業號太空船,無數的場所模型在同一時間裏,透過所有參與其中,所有人的「化身」(avatar)加諸至一處抽象的網址之上,並在交換對談的任一瞬間,不斷崩裂出成等比倍增的場所情境,顯然,在此網路狀態已毫無疑問地重新定義了使用者的對於空間的感知/領受模式。
圖2:網路聊天室,取自於http://www.yahoo.com。
目前,網路上有購物中心,有書店,有學校,有電影,甚至是整部大英百科全書(圖3),將來,能連接網路的界面也逐漸地從個人電腦普及至電冰箱、咖啡爐等一般家用電器之內,此時,人的存在模式(mode of existence),亦即人的視覺、聽覺等與生俱來的感官收受模式也將面臨另一波根本性的轉變,所有的環境界面也將因此而更加直覺化,及遠距化,正如同「連線」(Wired)雜誌主編Kevin Kelly在Net & Ten: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註四)一書中所提到的:「電腦科技正在進行相同的隱形過程。倘若資訊革命能夠成功,一個個的桌上型電腦將會消失。它的晶片、它的網路線,乃至於它的視覺界面都將會融入我們的環境,直到我們再也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屆時,一幅像是好萊塢賣座電影「駭客任務」(Matrix)(註五)(圖4)中的影像便不禁浮現而出,人的一生將存活在一個由超級電腦所建構的虛擬環境裏,而實際的肉體其實是無意識地存活於生命延續膠囊之中,而所有對於虛擬空間的感知/領受模式,其實是再一次被虛擬而成,包括著你的人際關係,道德價值……,雖說是奇幻的電影想像,然而距離現實實際發展,似乎也並不怎麼遙遠了。
圖3:網路書店,取自於http://www.amazon.com。
圖4:電影「駭客任務」(Matrix)畫面,取自於http://www.whatisthematrix.com。
註一:Margret Morse, ‘An Ontology of Everyday Distraction: the Freeway, the Mall, and Television’, Logics of Television: 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sm, Ed. Patricia Mellencamp (Bloominton, Indi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96。
註二:Walter Benjamin,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Illuminations, Ed. Hannah Arendt (New York, 1968) pp. 217-251。
註三:ID Software於1997年所出版的電腦遊戲,詳見http://www.idsoftware.com/。
註四:Kevin Kelly,Net & Ten: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趙學信譯,大塊文化出版,1999年7月,本段文字節錄自中譯本第38頁。
註五:http://www.whatisthematrix.com。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