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d Site: the Nowhere Library

上個月在交大建築研究所開了一個為期三週的Mini Studio,時間雖短,但是整個經驗倒是蠻特別的。想想距離上次在淡江帶五年級畢業設計,之間大概至少有十年了,十年後再一次接觸建築系的同學,當下憂喜參半,憂的是過去十年專注的是買辦的品牌行銷事業,「建築」對我而言,頂多是學經歷裏的一部分,實際的產業似乎跟我有段距離,因此,我憂的是無法給與同學適當的建議與知識,特別是研究所的同學,通常已具備基礎的專業與學術訓練,應該不是那麼容易唬巄;喜的則是總算有機會可以強迫自己思考建築的問題,在建築史之外,讀一些當代的東西,印證一些理論是否依然適用。總之,對我而言,這仍是一個難得的經驗。

「出題」一直是一門非常謹慎的學問,雖然Aleppo在先前的邀約電話中其實有提道:希望是Networked Architecture方向的題目;當下,我直覺應該是跟網際網路有關,而且還帶些Social Networking的討論,當然,這些論述最終也都必須回歸到Architecture非常Fundamental的構築討論,Aleppo給了我兩個月的時間思考,不算短,期間,我大概列了有十個題目,最後決定了:「Void Site: the Nowhere Library」這個題目,選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Program本身必須包含歷史脈絡的演變討論,另一則是Program本身的改變必須深刻影響人類行為模式的演進,因此,圖書館剛好符合這樣的Criteria。以下便是我的題目大綱:

void
noun; empty or unfilled space, emptiness, cavity, absence
verb; to render invalid, to evacuate
adj; empty, vacant, invalid, ineffectual, useless, lacking, expired

I. Subject
  • 現實一:Google 創辦人Larry Page在2004年12月14日宣布了Google的線上圖書館產品,計畫在未來將全球的出版物全都數位化,讓全球的使用者可以在任意時間、任何地點,透過網際網路隨手取得全世界任一角落的出版物;基本上,Google計畫建造一個人類文明前所未有的巨大圖書館,只是,這是一個位於雲端的圖書館。
  • 現實二:2007年1月9日,Apple發表了一名為iPhone的智慧型手機,同時,也首次將多點觸控的技術呈現於世,至此,人們與電子裝置的互動模式正式進入了所謂的觸控時代。
  • 現實三:全球最大的網路書店Amazon在2007年11月9日發表了一名為Kindle的電子書裝置,運用電子墨水的技術,提供使用者直接透過網際網路下載電子書,閱讀數位內容;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說:它將改變全世界的閱讀方式。
  • 現實四:2009年2月MIT Media Lab的Pattie Maes及Pranav Mistry發表了一段名為SixSense的研究報告(http://www.ted.com/talks/pattie_maes_demos_the_sixth_sense.html),Demo中Pranav展示了一套自製的,包含了相機、投影機、明鏡,與3G手機的互動裝置,透過此裝置,Pranav無論是在購物時、或是閱讀時,均可隨時存取網路相關資訊。
II. Notion

其實整個網際網路就是一個巨大的圖書館,就當前而言,只要透過3G傳輸,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藉由身上的上網裝置,像是iPhone、BlackBerry…存取這個巨大的圖書館。

網際網路不僅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同時也改變了圖書館本身的建築文本,甚至圖書館作為典藏及閱覽書籍的基本場所定義;數位化的電腦檢索,將傳統的卡片式檢索送進了博物館,未來,數位化的電子書是否也會直接將圖書館變成博物館?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其實是一種片斷式的閱讀經驗,與傳統圖書館所經營的專注式閱讀空間情境是完全背道而馳的,若要完全取代圖書館本身的閱覽功能,光有Google及Amazon就夠了嗎?

每一次的電子或數位革命都不免創造出一種新的建築型態,或造成城市地景的改變,例如:ATM的出現,改變了銀行的空間模式,Amazon的出現,使得數以萬計的傳統書店從街廓上消失…至此,我們不禁懷疑,當所有的圖書資訊都典藏於雲端時,傳統圖書館的已不再具備人類文明所賦予的角色地位,未來的圖書館建築是否會繼續存在?又會以什麼樣的形態繼續存在?當然,我們更好奇的是接下來的數位化閱讀行為又將如何改變城市的地景,或是媒景(Mediascape),當人們在隨身進行閱讀時,需要如何的環境可以滿足其所謂的專注情境條件?因此,我們在此假設:當前的圖書館建築與基地的概念其實已面臨所謂的空洞化(Void),它仍然存在,並未消失,而當前之急是,我們必須為其填入新的定義,以及新的型態內容。

III. Program

這是一個為期三週的Studio,在這三個星期內,有兩項結果必須被提出檢視:

1. 觀察思考

請觀察思考傳統的圖書館的建築型態、閱讀行為,與當前的隨身數位閱讀模式;隨身數位閱讀不應限制於PC、Smartphone,或Kindle,請從資料本身的視覺化情境及文化涵構思考著手(我想像中的資料流與空間之間的合成,其實是有些科幻的)。

2. 建築提案

請提出你的建築解決方案,比例不限,基地不限,可以是螢幕上的、Social Networking Prototype、隨身式的、都市的、也可以是中央圖書館的現址…任何型式,但前提必須是結合雲端典藏以及隨身數位閱讀的圖書館。

最後,整個操作的過程其實是十分令人印象深刻,六組十位同學,在這短短的三週中,非常完整地表達他們對下一世代的Library見解,當然完整的背後其實是不眠不休的工作投入,在此由衷感謝,在正評的當天,Aleppo送了我一本他最近發表的「New Tectonics」的著作,頓時,我不禁恍然大悟,沒錯,數位建築所引領的結果正是對構築模式理論的根本變革,而構築模式所改變的則是更深遠的人類居住文化,記得在Columbia修習Kenneth Frampton的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課程時,第一次領悟到構築文化與各個時代建築形式的辯證法則,而今看到Aleppo的理論與MVRDV、Zaha Hadid、Greg Lynn等當代建築師的作品比對閱讀,不禁發現:數位工具所創造的新構築文化其實還是延續古典的建築傳承,她並非排除於整個建築歷史的論證之外。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