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建構一種柔軟的東西,一種像是樹叢在微風中輕輕搖晃且嘶嘶作響般的柔軟。」
--渡邊誠(Makoto Sei Watanabe),Designless Design
「Fluidity」,「流動」,一個經常用來描述資訊科技的重要關鍵字。然而,資訊真是流體液狀的嗎?是像水銀般呢?還是像海浪一般呢?或根本只是一種「感覺」呢?的確,在人類所處的原子世界裏,資訊雖然無所不在,但它卻沒有「實體形態」,而我們只能以類似「液狀」的抽象想像,虛構它的存在事實。然而,既然「流動」只是一種抽象想像,那麼,所謂的「流動空間」或是「流動城巿」是否也僅存在於想像之中呢?這問題或許便是當代日本建築師渡邊誠(Makoto Sei Watanabe)在「絲浪三步曲」(Fiber Wave Trilogy)裏,所追求的「柔軟」所在。
就像是隨風搖擺的芒草,柔軟、動態以及捉摸不定,它的型態、位置,隨著所在環境的風向、雨勢、溫度以及光線變化,不斷地改變,再生。渡邊誠的「絲浪三步曲」,所試圖展現的便是希望藉由像絲浪般的柔軟裝置,模擬這瞬息萬變的動態自然景觀,不論是在現實環境裏,或甚至在虛擬世界裏。
「絲浪三步曲」,其實是渡邊誠在三個完全不同的涵構狀態下,所發展的系列作品。其中,「絲浪一號」,首次建置於1995年,於渡邊誠的另一個作品:板內村計劃案(Mura-no Terrace,Ibi-gun, Gifu)的外圍基地(圖1、2)。這是一個百分之百建構於現實環境下的地景裝置藝術,渡邊誠運用人造纖維管,二極發光體及簡單的太陽能板等材料(圖 3),於所在自然環境裏,成功地建置了一矩型的發光人造草原。整個裝置所呈現的最終地景效果,也的確像是有一群螢火蟲,穿梭於隨風搖擺的自然草原之中,而形塑了一幅詩樣的草原景觀。
圖1:渡邊誠的絲浪一號作品,取自於Building a New Millennium,p.505。
圖2:位於板內村計劃案(Mura-no Terrace, lIbi-gun, Gifu)基地外圍的絲浪一號作品,取自於Building a New Millennium,p.503。
圖3:渡邊誠的絲浪裝置是由人造纖維管,二極發光體及簡單的太陽能板等材料所構成,取自於http://www.makoto-architect.com。
「絲浪一號」其實真正嘗試的是將所謂「流體」的概念展現在動態的結構行為之上; 作品中,每一根人造纖維管,都是一組獨立的結構,它們可以隨著基地環境的動量改變而做出不同的調適,藉以求得整體系統的諧和。同樣的概念,也可以在另一位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Toyo Ito)於1997年的仙台媒體博物館(Media Library in Sendai)作品裏體現(圖4)。它是一棟50x50x30立方公尺的七層樓建築,整座建築的垂直連結,是由極輕的竹管所交織的空心高塔結構而成。高塔的中心,除了直射的陽光之外,還有充滿於空氣中的無形資訊流,若再加上會隨著結構動量改變而震盪擺動的水平樓板,整體構成的畫面,其實就是一座「媒體森林」(Media Forest),一座交融於陽光、資訊以及流水之間的「流體媒體森林」(圖5)。
圖4:伊東豐雄的仙台媒體博物館設計案,取自於Hyper Architecture,p.24。
圖5:仙台媒體博物館設計案的概念草圖,取自於Hyper Architecture,p.25。
相較於極度真實的「絲浪一號」,「絲浪二號」則像是一造介於虛擬與真實之間的模擬裝置。它就像是建置於東京河岸文化中心(Tokyo Waterfront Sub Center)展覽館內的「絲浪一號」(圖6)。二者之間,相同的是「絲浪」本身的材質、形式,而不同的則是環境狀態。「絲浪二號」的環境狀態,乃是由電腦根據實際環境狀況,藉由即時運算,模擬而成;整個裝置,除了實體的矩型發光人造草原之外,還附帶一套電腦模擬系統,在這個系統裏,參訪者可以在電腦螢幕上任意選擇:紐約、倫敦、巴黎、莫斯科、水牛城甚至是木星的物理環境狀態,以進行即時物理環境模擬(圖7)。整個裝置,可說是完全瓦解了地理位置隔閡,進而在同一個物理空間裏,藉由即時模擬,並置再現不同的場所經驗。
圖6:渡邊誠建置於東京河岸文化中心展覽館內的絲浪二號作品,取自於http://www.makoto-architect.com。
圖7:參訪者可以在電腦螢幕上,任意選擇紐約、倫敦、巴黎、莫斯科、水牛城甚至是木星的物理環境狀態,進行即時模擬,取自於http://www.makoto-architect.com。
「絲浪二號」,可說是渡邊誠對於超空間及虛擬真實的第一次介入,直至「絲浪三號」作品的出現,渡邊誠才算是更進一步地將整個實驗的領域,完全建置在虛擬的世界裏,一個位於網路上的虛擬空間(圖8)。參訪者不用再侷限於特定的場所、時間限制,即可在網路上,以虛擬實境的方式,直接進行實際環境狀況與網路裝置的互動模擬。在這個虛擬系統裏,參訪者幾乎可以完全掌控所有環境因素,從晝夜安排,甚至細微到氣候控制,均可進行即時模擬。當然,整個形構的互動歷程,也因此完全反映了現實環境的動態不確定性。
圖8:完全建置在虛擬的世界裏的絲浪三號作品,取自於http://www.makoto-architect.com。
圖9:絲浪一號、絲浪二號以及絲浪三號,系列作品的比較表,取自於http://www.makoto-architect.com。
從「絲浪一號」完全真實,直至「絲浪三號」的完全虛擬,其中不難發現,整個系列的作品,渡邊誠所追尋的,似乎也是那一道介於虛擬與真實的「陰陽魔界」(Twilight Zone)。在現實的環境裏,基地只有一個,獨特的環境因素,造就了獨特的地景經驗;然而,若是透過網路連結,基地便有無限多個,而所形塑的地景經驗也將無法估計(圖9)。整個操作的結果,其實是完全在設計的掌控之外,而回歸至自然與人類行為,在實質涵構以及電腦程式之間的互動參與。或許在此,也正好印證了渡邊誠關於「非設計」(designless design)的先驗理論。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