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瑞士國際主義的理性結構到 Bootstrap 的動態框架

瑞士國際主義(Swiss International Style),又稱國際主義排版風格(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於 1940 至 1950 年代興起於瑞士蘇黎世與巴塞爾,是對戰後歐洲視覺環境中混亂與主觀表達的理性回應。設計師期望透過清晰的結構與秩序恢復溝通的精準與效率。風格的形成延續了早期現代主義的思想脈絡,特別受到德國包浩斯(Bauhaus)的功能主義與荷蘭新塑形主義(De Stijl)幾何抽象原則的影響。它主張形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運用普遍且非個人的視覺語言表達訊息,並以嚴謹的網格系統、無襯線字體與清晰的版面關係建立理性與中立的設計語法,成為現代平面設計的重要基礎。